首周 AUM 击穿 20 亿港元,谁说香港虚拟资产 ETF 不如美国?

Meta Era 原创
2024-05-06 12:11:06
828
欧易OKX
全球三大交易所之一,注册领500 USDT数币盲盒!

文章作者:Metaer

4 月 30 日,香港金融市场见证历史。

博时 HashKey、华夏、嘉实三家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币 ETF 登陆香港交易所正式开启交易,不仅增加了香港市场的产品种类及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,更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亚洲领先 ETF 市场的地位。

对于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,市场出现不同声音?

实际上,早在香港虚拟资产 ETF 登陆香港交易所之前,海外一些分析师就推其规模提出质疑。

四月中旬,彭博社高级 ETF 分析师 Eric Balchunas 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获批的三个现货比特币 ETF 发行方(博时 HashKey、华夏、嘉实)规模其实较小,目前还没有像贝莱德这样的大机构参与其中,而且他还称香港 ETF 的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,只有 500 亿美元,并指出香港先后虚拟资产 ETF 的交易费用可能为 1-2% ,相比于美国现货比特币 ETF 较高,因此预计资金流入规模可能会是 5 亿美元

当然,Eric Balchunas 随后又做出了解释澄清,表示香港批准 ETF 对比特币有利,因为开辟了更多的投资途径,称其规模小仅仅是与美国做对比。从长远来看,其中一些问题或将会消失,比如更多的流动性、更小的利差、更低的费用和更大的发行方参与。

那么,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实际情况真的有彭博分析师预测的这么“不堪”吗?

首周 AUM 击穿 20 亿港元,谁说香港虚拟资产 ETF 不如美国?

接下来,让 Meta Era 和大家一起从成交额、首日募资规模、以及资产管理规模(AUM)等方面来重点分析一下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上市第一周的真实表现,需要说明一点的是,与美国不同,香港比特币 ETF 和以太币 ETF 支持现金和实物认购(赎回),如果通过实物认购方式购买的 ETF 份额可能会出现些许偏差,因此一些数据仅能通过追踪链上流通路径的方式粗略估计。

首先,让我们先来看看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的成交额情况:

(注:下列数据取自富途牛牛、同花顺等券商 APP 数据)

整体来看,华夏、嘉实、博时 HashKey 三家券商的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币 ETF 上市首周的成交额超过了 20 亿港元,坦率地说,这一数据的确与美国 11 支现货比特币 ETF 交易额规模有较大差距(美国现货比特币 ETF 首日交易额高达 46 亿美元),但需要注意的是,香港绝大多数交易额均为正资金流入,而美国现货比特币 ETF 中的交易额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灰度 GBTC 的抛售,因此两者之间不能简单通过数字进行对比。

除了交易额这个指标之外,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其实在首日募资规模上的表现较为亮眼。相关渠道人士表示,华夏基金(香港)发行势头强劲,发行一日,华夏比特币 ETF、华夏以太币 ETF 募资规模超过 11 亿港元,超过美国比特币 ETF 首日募资规模,再加上其他两家机构的募资总额,此次首批加密货币 ETF 的募资规模约有 20 亿港元,超过美国现货比特币 ETF 首日募资表现。

分析人士认为,香港投资者对虚拟资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随着虚拟资产基础设施、生态系统持续完善,加密货币 ETF 资产管理规模有望大幅扩容。

彭博 ETF 分析师 Eric Balchunas 在 X 平台发文称,香港加密货币 ETF 开盘首日的数据表现对于香港 ETF 市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,若将交易量以相同比例套用在美国 ETF 市场的话,相当于美国市场 16 亿美元的规模。其中华夏比特币 ETF 在首日就吸引了 1.23 亿美元的资金,这使它在过去三年在香港推出的 82 个 ETF 中排名第六,并且总体上排在前 20% 。

更「有趣」的是,Eric Balchunas 还特别强调,香港 ETF 在美国加密货币 ETF 放缓之际推出,时机良好,其 1.41 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流入将足以抵消美国 ETF 的资金流出。

最后,让我们来看看香港虚拟资产 ETF 的资产管理规模情况,根据香港交易所官方披露数据显示,华夏、嘉实、博时 HashKey 三家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上市首周资管规模已超 20 亿港元。截至香港时间 2024 年 5 月 3 日 16: 08 收市,三家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上市首周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 21.3069 亿港元,是虚拟资产期货 ETF 约 11.92 亿港元资产管理规模的近两倍,具体如下:

1、博时 HashKey 比特币 ETF 资管规模为 4.4722 亿港元,以太币 ETF 资管规模为 9082 万港元;

2、嘉实比特币 ETF 资管规模为 4.4939 亿港元,以太币 ETF 资管规模为 8987 万港元;

3、华夏比特币 ETF 资管规模为 9.0449 亿港元,以太币 ETF 资管规模为 1.489 亿港元。

而在虚拟资产期货 ETF 方面,三星比特币期货 ETF 资管规模约为 1.3512 亿港元、南方东英比特币 ETF 约为 8.489 亿港元、南方东英方以太币 ETF 约为 2.0806 亿港元。

(注:此资产管理规模只包括已发行之香港基金单位,经常性开支每六个月更新一次,以上页面的资料只供参考,如需要更详细的信息,请浏览发行商官方网站)

总的来说,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香港数据显示出投资者对虚拟资产的兴趣和市场活跃度的增加,也让投资者有了更丰富的选择。

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和美国现货比特币 ETF 的优势和劣势对比

根据上文市场数据,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和美国现货比特币 ETF 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。

对于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而言,优势其实较为明显,首先投资者可以获得多元化的投资选择,除了比特币之外,还有以太币,未来甚至可能包括其他加密货币,可以说香港监管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广泛的投资选择,而且其开放性也较高,对专业和零售投资者开放,无需额外设立虚拟资产钱包和交易账户。

不仅如此,香港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创新的申赎方式,允许投资者选择以现金或实物加密货币申赎,增加了灵活性。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香港具有较大的地缘优势,作为亚洲、甚至全球金融中心,香港的 ETF 市场可以吸引周边区域内的投资者。当然,作为创新产品,香港虚拟资产 ETF 的基础设施尚不成熟,需要时间培育。在市场规模方面,相对于美国,香港的 ETF 市场规模较小,可能影响流动性和价格发现。

对于美国现货比特币 ETF 而言,其最大优势可能就是吸引了众多大型金融机构的参与,比如贝莱德、灰度、Bitwise 知名今日机构的参与提高了 ETF 的可信度和吸引力。但另一方面,某些美国比特币 ETF 可能设置了较高的投资门槛,限制了部分投资者的参与,此外灰度持续通过现货比特币 ETF 流出资金,一定程度上也给虚拟资产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。

综上所述,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提供了多元化和创新的投资机会,而美国现货比特币 ETF 则受益于其成熟的监管环境和大型发行机构的参与,预期有较高的流动性和资金流入,投资者在选择时应考虑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,以及各自市场的特点,虽然市场上有一些声音认为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并不占优,但如果从更长远和宏观的角度来看,尤其是华人市场的巨大潜力加持,香港现货虚拟资产 ETF 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。

Chaincores提醒: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广大读者理性看待区块链,切实提高风险意识,警惕各类虚拟代币发行与炒作,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,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。
热门币种
币种
价格
24H涨跌幅
暂无数据
更多热门币种
最新币种
币种
价格
24H涨跌幅
暂无数据
更多最新币种